和失去的种种“物品”比起来,孩子的童心要紧多了,孩子过早地熟悉成人世界的法则和价值评判,是好事吗?
如此做的结果,只能过早地催熟孩子。
养孩子,你一定也有如此的烦恼。
譬如,有时真的搞不懂,他们如何会喜欢如此做。美味有营养的食品不碰,却对大家眼里的垃圾食品趋之若鹜。
告诉他们要好好保管我们的笔和文具,可一直上几天学,就弄丢一半。说了要讲卫生,不要把新买的白色运动鞋弄得太脏,结果半天时间就变得面目全非。
有时还拿自己贵重的玩具去换一些又破又旧的东西回来。……
这个时候,你会如何解决? 先别急,大家看看这件事。
你只须注意观察过,就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非常有意思。
不少学校,包含幼儿园,都会举办一些义卖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把家的东西,譬如小玩具、书本、文具、手工……,贴上价格标签,来参与交易活动。
要卖,当然也要交易的时候要标记价格,买的时候也要决定需不需要买。 这个时候,不少大人就会来开始“指导”孩子了。
你这个东西应该卖什么价格,那个东西最低要卖多少。临走时还会交代一声,不要买那些没用的东西回来啊。
结果呢!喜欢恐龙的孩子,会揣一些恐龙模型、恐龙书本回来。喜欢车车的孩子,会买一些汽车模型回来。
拿出去三五样,可能会买回来七八样。你期待着如此的活动能让家空一点。那真的是做白日梦。
看到孩子买回来的东西,不少大人就急了。你看这个又破又旧,为何要买?这个你买亏了,不应该花这类钱。你真的笨诶!买了一堆破烂回来啊。……
一旦用我们的价值观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就会感觉孩子“亏”了,不懂事。打击的话就会铺天盖地,指责孩子, 但我不如此想。
每次看着小小鱼抱回那些他一个人喜欢的小玩具和破得不可以再破的书(虽然大家家的书已经四处堆满了),我都高兴地同意,跟他一块赏析他的战利品。
有一次,他还买了几根羽毛回来。拿回家一吹气就四处飞。你说有什么用?真的没什么用,但又有哪些关系呢。
还有一次,美术课上,他画一幅画,上面写着:送给墙。
班上的同学大多是送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我看到他这这个,有点哭笑不能,问他为何会想送给墙。他说墙太空了,需要一幅画。挺好的,你送给墙吧。
大家回过头看,其实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短暂的。只有那些时间,你的时间用在哪儿,收成就在哪儿。
现在,让孩子学到常识,让孩子认知这个世界,开眼界,变得比任何年代都要容易。可是,怎么样保护孩子的童心和童趣,却变得异常地艰难。
由于整个大环境都在催熟着孩子。焦急的爸爸妈妈们迫不及待,生怕我们的孩子不精明,怕他们吃亏,还像个孩子那样懵懵懂懂。
由于大家小区有推广托管班,所以常常在电梯里遇见一个胖乎乎的男生,一直笑眯眯的,笑起来双眼就变成了一条细缝。
他看到有小朋友不高兴,他会问:“你为何不高兴?”看到我携带小小鱼,他跟我打招呼说:“你是否他的父亲?”
有一次他穿着大夫的服饰参加学校的角色饰演活动,胖乎乎的像极了一个厨师。我开玩笑说,你是否开了一家餐馆。
他高兴地拍拍胖乎乎的肚皮说,是呀,我看上真的像个厨师。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是纯朴的童真气息。
什么是童真?是那种率真随心所欲,不计较。是旺盛的好奇心,是真挚的善良。是纯真无邪的想象,富有灵性的心灵。
丰子恺先生特别喜欢儿童,他说:“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他的画中大多有自己家里几个孩子的身影,他和孩子们一块玩乐,他赏析着孩子们的纯真无邪,而少见成人世界里的虚伪和贪婪。
跟失去的那种种“物品”比起来,孩子的童心要紧多了。为人爸爸妈妈的大家,也要守护好孩子的这份童真,而不要将成人的世界过早地引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