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容易对父母产生反抗行为,从力量上又没办法抗拒的时候,或许会采取一些其他的反抗行动,譬如离家出走。这样的情况最让父母烦恼,找到缘由并准时采取对策才是父母要做的正确的事。
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是什么原因及对策
1、不好的家庭环境: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经接近成年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敏锐度,已经远大于小时候。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反抗意识,当他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压抑的环境当中,外向的孩子会选择抗争,内向的孩子则会选择逃避。
这种压抑的环境包含,爸爸妈妈常常吵架,家庭内部长期存在矛盾,像有的家庭,即使是吃一顿饭的功夫,爸爸妈妈也要争得面红耳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家庭生活会心生厌恶,继而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2、逃避惩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绝不输在起跑线上”,“处处要高人一等”,在这类思想的指导下,目前的孩子承受了不少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重压。再加上不少爸爸妈妈不了解给孩子减压,孩子在学业上只须有一点退步,就轻则威胁、重则打骂。青春期了,仍是这样,就会出问题。
3、遭到不好的信息影响
不少孩子是毁在手机上的。有了手机之后,孩子的接触面广了,但因为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在好与坏之间,他比较容易被坏的东西吸引过去。我所获悉的初中生,极少会用手机看书、学常识,用在正途上;
他只能用来打游戏、聊天交朋友,而且总是通宵达旦。而一旦交到了坏朋友,他就又会被社会上其他的东西,诸如吸烟、喝酒、小孩子早恋等吸引。然后,一边是爸爸妈妈的严厉,一边是外面的花花世界;孩子理性的天平比较容易向自我舍弃的方向倾斜。君山所接触到的初中生当中,不少就是如此慢慢迷失自我的。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预防孩子离家出走
一,打造开心的家庭环境
开心的环境、积极的坏境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畏惧心理,让孩子处于放松的状况,能够帮助降低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自我学习,自我考虑。
二,张开双臂,接孩子回家
大家不要给出走的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他们只不过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做了一个不好的决定。所以,当孩子回家时,给孩子一个拥抱,让他了解家才是最安全的,爸爸妈妈会永远无条件地接纳他,支持他和爱他。
三,教会孩子怎么样去处置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内外同步,他们不只需要身体上的营养,更需要心理上的滋养。父母要擅长察看,启发式地引导孩子遇见问题时拓展深入的考虑,并不断地给予孩子正向的鼓励,让他感觉到自己愈加成熟、愈加值得信赖。
四,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注
孩子不只需要强健的身体,更需要情感上的理解、交流。当大家回到家时,最应该做的是放下中的所有,常常跟孩子和爱人坐在一块面对面地交流,就算就是聊一聊。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注。
五,帮助孩子掌握面对问题
当父母感觉到孩子有出走的苗头时,大家应该维持平静和理性。要让孩子了解你爱他、关注他,你想跟他一块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14岁,为何是一个危险的年龄
1、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我表现意识增强
这时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有自己考虑的能力,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想原先那样百依百顺,会对自己不认可的看法产生质疑,并表达源于己的建议。当孩子提出不同看法的时候,父母千万莫要直接否定孩子,或者觉得孩子挑战了我们的权威。这只不过说明孩子长大了而已,期望可以在家发源于己的声音。
所以,当大家发现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时候,父母需要维持我们的冷静,一方面要为此而感到欣慰,毕竟孩子长大了,有了我们的想法;其次则需要进行适合的引导,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能力范围内任务。假如孩子可以圆满完成,应准时予以表彰,假如未完成,可以适合引导孩子发现不足,从而达成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
2、意志薄弱,承受重压能力弱,易消沉
14岁的孩子因为自我意识的提高,表现得很自信,但同样也表现出意志薄弱、承压能力弱,在遇见挫折的时候,比较容易消沉甚至是舍弃。
父母和孩子之间顺畅的交流途径是很有必要的,温暖的怀抱,体贴的话语,可以充分知道孩子内心的需要和彷徨。当获悉背后的真相时,父母可以更好知道孩子内心真的的需要,并帮助孩子拟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譬如先拟定一个小目的或者帮助孩子拟定相应的分解计划,通过阶段性目的的达成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渐渐达成更大的目的。
3、容易出现暴躁、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处置孩子的负面情绪,效果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说出你看到的孩子脸上流露出来的情绪,并且一定和同意他的情绪。”故此,父母第一要知道孩子这个年龄的心理特点,在教育的过程中时刻觉察我们的内心,维持比较平和的心态,掌控好我们的情绪,和孩子进行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