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试题及答案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海外交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中国坚定地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政策不只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和平与进步作出了要紧贡献。
以下是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一系列测试及其答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会这一要紧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
1、单项选择题
1. 为了推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A. 平等互利
B. 求同存异
C. 和平共处
D. 互不干预内政
2. 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有哪些用途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
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③周恩来具备杰出的外交才能
④帝国主义权势已不堪一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 中国与哪两国一同主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越南、柬埔寨
B. 泰国、印度
C. 印度、缅甸
D. 缅甸、泰国
4. 国内政府在与哪国政府的代表谈判时初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印度
B. 印度尼西亚
C. 缅甸
D. 越南
5. 第一个与中国宣布打造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6.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 1953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6年
7. 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A. 是首次没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 一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进步的问题;
C. 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初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印度代表团初次提出的
B. 处置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C. 只适用于亚非进步中国家
D. 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
2、材料剖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请回答:
⑴上述内容一般被叫做什么原则?
⑵上述原则最早提出于哪年?这项原则是何时由什么国家一同主张发表的?
⑶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速进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海外交的方案方针:冷静察看、稳住阵脚、沉着应对、擅长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多做工作、有所作为。发展了中海外交的崭新局面。
请回答:
⑴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⑵21世纪的中海外交政策该是什么样的?
3、简答卷
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4、活动与探究
倘若你是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面对会议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对中国的猜忌、敌视和污蔑,将怎么样筹备你的发言?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 C
6. C
7. D
8. B
2、材料剖析题
1. 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⑵1953年;1954年6月,中国、印度和缅甸等国一同主张发表的。
⑶这五项原则成为处置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 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21世纪的中海外交政策应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构建人类命一同体,加大与各国的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3、简答卷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活动与探究
倘若我是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面对会议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对中国的猜忌、敌视和污蔑,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筹备我的发言:
1. 强调一同利益:第一,我会强调亚非国家一同的历史背景和面临的一同挑战,指出大家都是过去受过殖民统治的国家,目前都面临着进步经济、改变民生的重任。因此,大家应该团结一致,一同应付这类挑战。
2. 主张和平共处:第二,我会重申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立场,表明中国想与其他亚非国家打造友好合作关系,一同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
3. 求同存异:针对会议中出现的分歧和误解,我会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即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探寻一同点,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分歧,增进相互理解。
4. 展示诚意:最后,我会表达中国对亚非国家的真诚友谊和支持,承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亚非国家的进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一同推进亚非区域的兴盛与进步。
通过如此的发言,我相信可以消除部分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和猜忌,增强会议的凝聚力,推进会议获得圆满成功。